商城
春耕将至,飞防人终于迎来了春天,各地飞防队争先演示接单作业,好一幅热闹的春耕的景象。
做农业不容易,做飞防更不容易,相对传统农机来说,飞防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如何去经营是个全新的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下飞防人该如何节省成本,如何赚钱?
一个植保队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
1、设备成本
2、人力成本
3、管理成本
4、维护成本
5、持有成本
先说设备成本。
业界有个公认的说法:设备价格和智能化程度成正比。
设备成本高,则人力成本低,管理成本低;
设备成本低,则人力成本高,管理成本高;
简单来说,想飞机便宜点少花钱,那就得多请几个工人;想少请几个工人,甚至一个人就能出去干活的,那就多花点钱买设备。
目前市场上便宜点的设备,一台飞机+一个遥控器就可以;稍微复杂点的,再加个显示屏;再智能化一点,就需要RTK、智能电池、智能灌药机等设备。虽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选择不分对错,但是,机器的效率还是远远高于人类的,而且随着人口红利的结束,机器的优越性就更能显露出来。小编觉得,如果你还认为农业植保无人机就是一个遥控器四个喷头,那么基本上你和赚钱就没有什么缘分了。
再说说人力成本。
做飞防一直有个现象,农闲的时候不出活儿,所以大家都关注飞机成本;而农忙的时候活儿太多做不完,于是大家的注意力又都转到了人力成本上。
飞防队伍一般包括4个岗位:安全员、飞手、地勤、司机。很多队伍为了省钱,地勤和司机往往是一个人。安全员的主要工作是报点,在地头拿着对讲机或者红旗,看到飞机快到地头了,就通过对讲机或者挥舞红旗通知飞手把飞机回拉。这个岗位没有技术含量却必不可少,如果没有安全员,飞手根本不知道几十米以外的飞机到底飞到了什么地方,是不是该回拉?
有些飞防队为了省钱,或者临时找不到安全员的时候曾经试过让地老板安排人帮忙做一下安全员,但是地老板是不需要负责飞机的安全的,他只会希望你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的把整块地都飞完,不会细致到时刻提醒你地头边界上是不是有障碍物,是不是要避开。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通常是飞机撞上地头的障碍物而“炸鸡”,飞防队伍损失惨重。
有的人就会说了,那就在有作业的时候请临时工,这样就不用常年养一个安全员,就能把成本降下来了嘛。可是现如今农村的劳动力是很有限的,临时请人通常都会找不到人;而如果长期雇佣工人,待遇低了也同样没人愿意干。
所有飞防队都希望接到大地块的订单,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大部分的地老板们都是几十亩的小地块,是接还是不接呢?
小地块一直让飞防人又爱又恨,爱它是因为很多小地块老板愿意给高一点的价格,而且作业频率比较高;恨它则是因为只有几十亩的面积,飞防队出动一次的服务费可能连工人工资都不够,但是,小地块你如果不打,那么也就别指望地老板会给你更大面积的订单。
行业里有一个经常被拿出来说的梗:“小地块,手动都飞完了,自动飞的还在测地”,可是,有经验的飞防人会告诉你,自动作业对小地块其实更重要,因为它省掉了安全员,仅需一个人操作设备完成作业,降低了人工成本,反而能赚钱。
接着就是管理成本。
随着飞防队伍的扩大,管理成本也变得非常高,因此,有一定规模的植保服务公司,必须要重视以下管理成本。
第一,培养一名新手熟练操控手动飞机至少需要六个月的时间(三个月训练,三个月下地实操);
第二,新手培养期间,飞机损耗的成本;
第三,作业效率受飞手的能力、经验、素质甚至情绪等因素影响,作业效果完全依赖于飞手自身的责任感,飞手一旦离职,作业队短时间内很难补充作业能力,管理者难以进行有效管理。
另一方面,飞防队作业面积、作业效果的管理高度依赖人工,效率低下而且难以管理。手飞作业时,如何跟农户结算作业费,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实际作业了100亩却只能收80亩工钱的情况,几乎所有飞防队都遇到过。
要降低这方面的成本,
1、飞机就必须足够智能化,飞手进行快速培训后就能作业;
2、作业区域必须进行测绘,确定准确作业面积数据;
3、通过运营管理系统进行工单管理。
第四,维护成本。
维护成本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由产品本身决定的,机身结构是否牢固,能否抵抗一定的冲击(如坠机、炸机等),使损失尽可能小。一般来说,加强加粗机臂,减少折叠组件,能够有效降低炸机时机身的破坏程度。
另一方面,农业植保是低频次高密度的服务,不同厂家有不同的后勤保障方式,这也会导致维护成本的巨大差距。简单配件损坏也许可以自行更换,但是遇到复杂的设备故障,一般是不允许擅自拆卸重要模块的,只能返厂维修,否则需要承担厂家不保修的风险。农业植保的窗口期很短,一旦出现飞机故障,返厂维修耽误作业,损失的将是一整个作业季的收益;这种情况如果能够有厂家保障人员就近或者上门提供保障服务,那么就能快速恢复作业,从而大大降低维护成本了。
第五,持有成本。
科技行业有个定律叫做“摩尔定律”,大概意思是硬件设备每18个月,价格会下降一半。反观过去的这几年,农业无人机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各个厂家都不停的推出价格更低,性能更好的新品。今年买的农业无人机,明年还能值多少钱呢?会不会你辛苦一年下来赚的钱还没飞机贬值的多呢?
植保无人机到底该不该买呢?这是摆在每一个飞防人面前的难题。
买?明年出来的新品价格更便宜,性能更好,老飞机又不能升级怎么办?
不买?手头的飞机已经太落后,没办法跟新飞机的作业效率效果相比了,再不更新飞机差距会越来越大。
租赁,也许是解决这个难题比较可行的方式。
本专栏内容由极飞科技撰写编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