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
玉米是中国三大主粮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玉米总产量为 25733 万吨,将近占了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39% 。与此同时,玉米在口粮消费以外的领域,如深加工、饲料和工业等,也有着急剧增长的市场需求。消费结构的改变,正使得高效、科学、规模化的玉米种植方式成为主流。
刘在京老师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现任登海先锋陕西大区技术负责人,拥有多年的玉米科学种植研究与实践经验。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刘老师,在极飞学院开展玉米种植精品课,向广大玉米种植户、农场主与飞防队分享实用的种植技巧与植保要点。
玉米种植精品课 01 期
主讲人:刘在京
一、玉米选种小技巧:保险、抗逆、粮饲兼用
春耕在即,如何选择好的玉米品种?很多农户过分追求棒大品种,例如在西南春玉米区,农户特别钟爱棒大的玉米品种。但实际上,玉米品种的选择需要考量多个维度。棒子大小是判断品种高产的一方面,但单一亩产的高低,还要看种植密度、果穗的出籽率、籽粒深浅、穗轴粗细与籽粒含水量等,因此棒子的大小不能作为唯一、客观的选择标准。
我国权衡种子质量有四项指标:种子纯度、种子净度、发芽率与水分。一级种子纯度最低要求 98% ,净度最低要求 98% ,发芽率最低要求 85% ,水分含量不高于 13% ,每一项指标都有严格且明确的标准。
此外,玉米品种的选择还要讲究“策略”。一是建议选“保险”种,慎选“新颖”种,降低种植风险。所谓“保险”种,就是在当地种植至少两年表现好的种子。所谓“新颖”种,就是在当地没有经过试验示范的品种;
二是选择抗逆性好的品种,抗逆性主要指品种的抗病性、抗倒性、抗旱性、抗虫性、耐瘠薄性等,简单说就是在同一条件下受害的状况下,受害轻或者没有受害的品种,这类品种普通稳产性好;
三是建议选择粮饲兼用的品种,目前国内玉米消费呈现明显的刚性增长趋势,消费结构逐渐由过去的口粮消费,向饲料、工业加工为主的多领域复合型消费结构转变,预计食用、种子用等玉米的消费量在未来会趋于稳定,而青贮玉米,尤其是粮饲兼用型的需求会稳定增长。
二、减少误区,科学种植
在走访后发现,我国不少地区的玉米种植方式都有待改进,一些错误的传统做法甚至会导致玉米减产的严重后果。下面这些常见的玉米种植误区,你是否了解它们的危害?
1.氮肥磷肥更重要?❌
一些农户施肥会有“重氮磷而轻钾肥”的习惯。实际上,钾、氮、磷三种肥,都是玉米一生中需求量最大的三种肥料,缺一不可。尤其如果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缺钾肥,就会造成植株抗病性、抗倒性变差、果穗畸形率增高等后果,从而造成减产。
还有一种不正确的施肥做法,就是施肥量与种植密度不协调。例如西北春玉米区,品种的密度一般都在 5000 株/亩以上,该区域大部分是沙土地,在沙土地用肥要讲究少餐多次。如果增加了种植密度,也要适当增加用肥量。
2.喜欢掰掉玉米分蘖?❌
一般情况下,同等肥力,密度越小,玉米发生分蘖的概率越高;同等密度,肥力越好,发生分蘖的概率越高。分蘖发生的主要原因还是地力好,因此不用掰除,掰掉之后还会损伤根部,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3.玉米还没完全成熟就收获?❌
玉米完全成熟,会有两个标志,一是乳线消失,二是黑粉层出现。农户提前收获,一般会导致平均亩产损失 100斤 左右。例如黄淮海夏玉米区,农户的收获习惯普遍偏早。
三、病虫害防治:无人机植保是目前最高效的手段
农户对无人机的接受程度,从最早的怀疑逐步发展为如今的认可,与无人机在面对病虫害时的快速响应和有效防治有很大关系。例如 2016 年陕西玉米粘虫爆发时,极飞植保无人机的规模化作业起到了极为显著的防治效果,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
未来,随着气候与环境的复杂变化,病虫害的挑战也将变得更大。这就需要每一位农业生产者与服务者,在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工具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科学思维,通过利用新型技术掌握自然信息,实现有效防治、高效种植。
参考资料:
1.国家统计局关于2018年粮食产量的公告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12/t20181214_1639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