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青枯病如何针对性防治?
玉米青枯病如何针对性防治?
植保资讯
2020-05-08 18:09
27866
官方新闻
植保资讯
2020-05-08 18:09
玉米青枯病如何针对性防治?

玉米青枯病,也被称为基腐病或者茎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在我国的河南、河北、广西、浙江等十多个省市均有发生,病害发生严重时可造成产量损失70%-80%,甚至绝产。玉米茎腐病一旦发生,扩散十分迅速,一般病株率在10%-20%,严重的40%-50%,特别严重可达80%,一般被称为暴死,对产量影响极大。


一、玉米青枯病发病症状

玉米青枯病一般从玉米灌浆期开始,乳熟期-蜡熟期是发病高峰期。发病出现,先是玉米根系开始显症,局部出现淡褐色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展到根系,最后根系完全变成空心,根毛稀少,容易被拔起。叶片发病,分为“青枯”和“黄枯”。玉米田发生茎腐病大部分都是“青枯”,叶片自上至下呈现水渍状,迅速变成青灰色枯死;叶片另外一种症状是黄枯,即叶片逐渐变黄,果穗下垂,穗柄变的柔韧。果实显症则是籽粒干瘪,无光泽,导致千粒重下降。

200k!

玉米感染青枯病后,茎基变软变褐;部分茎基1-3节变成褐色后,剖开茎基维束管间隙会发现白色菌丝或者红色霉状物。

红色霉状物

按照病情发展速度,玉米茎腐病害可以分为“急性型”和“普通型”;急性型茎腐病发病迅速,1-2天内全株迅速失水枯萎,呈青枯状;普通型茎腐病一般在5-10天内,玉米植株才表现出症状,叶片自下而上逐渐黄枯或青枯。发病严重时,全株黄枯,根系坏死,植株茎基部呈现中空。


二、玉米青枯病发病原因


多种病原菌均可引起茎腐病,其中主要的致病菌是腐霉菌和镰刀菌两大类,据相关研究人员介绍,地域不同,主要致病菌也会发生变化。腐霉菌可在土壤中存活,对恶劣环境适应性强,可通过雨水飞溅传播,一般从植株根系的伤口侵入;喜高温高湿的环境,生长合适温度是30℃-35℃,再遇上多雨的天气,蔓延则十分迅速。

青枯病图片

镰刀菌普遍存在于土壤中,未腐熟的有机肥中往往存在大量镰刀菌。分生孢子可通过气流雨水、灌溉水进行传播,从植物伤口开始侵染。然而,镰刀菌的侵染过程比较慢,引起的玉米茎腐病多为“黄枯型”。


三、玉米青枯病防治技术以及措施

1、减少菌源


因为病原菌可通过寄生在病株的病残体上越冬和度过恶劣环境,所以采收完后,毕竟将田间残留的病残体带离处理;适时深翻土地,以减少菌源,控制病菌传播。同时,应尽量避免连作,实行与水稻、大豆、花生等作物轮作种植,以防止病原菌积累,减少菌源。


2、拌种处理


选取具备抗病能力的合适品种后,因玉米种子带菌率高,所以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可以考虑使用的哈茨木霉菌(一种真菌),在包衣后种肥同播。随着化肥一同波下去,浇水后,哈茨木霉菌即可在土壤中存活下来。和镰刀菌、腐霉菌形成竞争关系,对玉米根系缠绕进行保护,且保护时间较长,基本可全程防护。

200k!

3、加强水分管理


根据腐霉菌喜高温高湿的生长特性,做好田间水分管理是防治玉米茎腐病关键方法措施之一。合理灌水、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涝,抑制病原菌繁殖。


4、适期晚播


早播、早熟的玉米品种更容易发生茎腐病,因为在植株生长到乳熟期,开始衰老且抗逆能力降低,此时一般会遇上高温多雨的天气,有利于各种病菌的生长繁殖。所以适期晚播使得玉米植株的乳熟期错开高温多雨的天气。北方种植春玉米的地方,如河北省北部一带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可使得茎腐病的发病率降低11.3%-62.5%;而套种玉米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上旬播种,植株发病较轻;夏玉米则是在6月下旬播种。


5、配方施肥


一般来说,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玉米长势好的地块病势较轻;土壤瘠薄、玉米生长弱的地块,病势较重。因此,施肥要因地制宜,尽量测土配肥施肥,以增加玉米生长所需营养,提高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