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
近期,随着气温稳定回升和小麦快速生长,小麦的病虫害由南至北陆续发生。其中,西南和汉水流域的小麦条锈病将进入发生高峰期,向东部主产麦区传播扩散的威胁也正在加大。今天我们谈一谈如何防治小麦条锈病。
一、危害特征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是我国各麦区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小麦锈病又分为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 3 种,它们的症状区分可以形象概括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成个大红斑。”
小麦条锈病的发病部位主要是叶片,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发病。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鲜黄色的粉疱,称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称冬孢子堆。
小麦条锈病
二、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因地制宜种植抗病品种,这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
2、小麦收获后及时翻耕灭茬,消灭自生麦苗,减少越夏菌源。
3、搞好大区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切断菌源传播路线。
4、深耕土地,施足底肥,灌好底墒。
5、用新高脂膜加种衣剂拌种,能有效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适时按要求播种。下种后在土壤表面喷雾新高脂膜,可保墒保肥、防土层板结,提高出苗率。
6、作物生长期间,要按照作物需求,及时合理给水、施肥,追肥避免氮肥过多,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健壮,抗病高产。
7、在孕穗期喷施壮穗灵,强化作物生理机能,提高授粉、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
(二)化学防治
采用传统手段进行化学药物防治,必须抓住防治适期和次数。一般小麦拔节至孕穗期的条锈病叶率达 10% 时开始用药,每隔 7 ~ 10 天用药 1 次,连续 2 ~ 3 次。
大田防治,在秋季和早春,田间发现病中心,及时进行喷药控制。对早期出现的发病中心要集中进行围歼防治,切实控制其蔓延。
1、如果病叶率达到 5% ,严重度在 10% 以下:每 666.7 平方米用 1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0 克或 20% 三唑酮乳油每亩 40 毫升,或 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30 克,或 12.5% 速保利可湿性粉剂用药 15 ~ 30 克,兑水 50 ~ 70 千克均匀喷雾,或兑水 10 ~ 15 千克进行低容量喷雾。
2、在病害流行年,如果病叶率在 25% 以上,严重度超过 10% ,就要加大用药量:视病情严重程度,用以上药量的 2 ~ 4 倍浓度喷雾。或选用其它三唑类、烯唑醇类农药按要求的剂量进行喷药防治,并及时查漏补喷。重病田要进行 2 次喷药。
参考资料:
[1].绿色植保技术手册.汪建沃 等著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获取更多极飞学院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