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
小麦蚜虫俗称油虫、腻虫、蜜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据数据统计,截至 4 月 2 日,小麦蚜虫在西南和黄淮海麦区累计发生 2384 万亩。蚜虫可对小麦进行刺吸危害,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及营养吸收、传导。小麦抽穗后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
此外,麦蚜能在为害的同时,传播小麦病毒病,其中以传播小麦黄矮病为害最大。
一、发生规律
我国为害小麦的蚜虫有多种,通常较普遍而重要的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黍缢管蚜、无网长管蚜。
从发生时间上看,麦二叉蚜早于麦长管蚜,麦长管蚜一般到小麦拔节后才逐渐加重。麦蚜为间歇性猖獗发生,这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麦长管蚜喜中温不耐高温,要求湿度为 40% ~ 80% ,而麦二叉蚜则耐 30℃ 的高温,喜干怕湿,湿度 35% ~ 67% 为适宜。一般早播麦田,蚜虫迁入早,繁殖快,为害重;夏秋作物的种类和面积直接关系麦蚜的越夏和繁殖。前期多雨气温低,后期一旦气温升高,常会造成小麦的大爆发。
二、农业防治
1.合理布局作物。冬、春麦混种区尽量使其单一化,秋季作物尽可能为玉米和谷子等。
2.选择一些抗虫耐病的小麦品种,造成不良的食物条件。
3.播种前用种衣剂加新高脂膜拌种。可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4.冬麦适当晚播,实行冬灌,早春耙磨镇压。作物生长期间,要根据作物需求施肥、给水,保证氮、磷、钾和墒情匹配合理,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在孕穗期要喷施壮穗灵,强化作物生理机能,提高授粉、灌浆质量,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
三、生物防治
充分利用瓢虫、食蚜蝇、草蛉、蚜茧蜂等天敌。据测定七星瓢虫成虫,日食蚜 100 头以上,生产上利用麦蚜复合天敌当量系统,能统一多种天敌的标准食蚜单位和计算法,准确测定复合天敌发生时综合控蚜能力,是采用其它措施的依据。测定天敌控蚜指标,把该指标与化防指标、当量系统结合起来,为充分发挥天敌作用提供保证。必要时可人工繁殖释放或助迁天敌,使其有效控制蚜虫。
四、化学防治
麦二叉蚜要抓好秋苗期、返青和拔节期的防治。当孕穗期有蚜株率达 50% ,百株平均蚜量 200 ~ 250 头或滔浆初期有蚜株率 70% ,百株平均蚜量 500 头时即应进行防治。
麦长管蚜以扬花末期防治最佳。小麦拔节后用药要打足水,采用传统打药手段,每 666.7 平方米用水 2 ~ 3桶才能打透。
以下是使用传统打药法的推荐用药:
当麦蚜、白粉病混发时,用 11% 氧乐·唑酮乳油 100 毫升,兑水 50 千克均匀喷雾,防治麦蚜效果与氧乐果相同,防治白粉病效果与三唑酮相当。
参考资料:
[1].绿色植保技术手册.汪建沃 等著.
长按下方二维码,阅读更多极飞学院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