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中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制约中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植保资讯
2018-08-21 23:00
2980
官方新闻
植保资讯
2018-08-21 23:00
制约中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中国农业航空作业量逐年增加,但和美、日等农业航空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一方面,中国的农用飞机数量少,仅占世界农用飞机总数的 0.13%左右,农业航空年处理耕地面积小,约占总耕地面积的 1.70%; 另一方面,农业航空配套技术及政策体系不完善,影响了农业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制约中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在我看来,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农业航空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缺乏详细的发展战略规划


农业航空作业涉及到民航、农机、植保、质检等多个部门,目前存在监管部门不明确的问题。尽管中国于 2010 年出台了 1000 m 以下低空空域将逐步对民用领域开放的政策,对农业航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中国对农业航空的管理仍沿用现有民用航空标准,民航法规体系中的相关条款存在针对性不强、结合不紧密等问题。


缺乏完善、规范的技术标准及作业规程;农业航空飞行作业申报审批手续复杂,不但提高了农业航空作业成本,还延误了最佳作业时机,甚至导致作业失败; 至今,尚未专门出台旨在推动、促进农业航空产业快速发展的国家政策,对农用飞机的采购、机场的使用、农用飞机燃油补贴等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在国家层面、行业内以及行业间缺少支持农业航空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



2、农业航空配套核心科学技术研究不足


通用航空丙类作业主要包括飞机播种、空中施肥、空中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空中喷施除草剂、飞机防治病虫害、空中遥感等项目。农用飞机制造及配套的喷施技术等基础科学研究、核心技术研发滞后,更新能力不足、产能不足,无法形成规模效益,导致价格、维护成本偏高,而成本又影响到销售,导致需求减少,反过来影响到生产规模,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目前亟需解决的核心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农业航空喷施专用剂型不足


现有植保作业大多凭经验或参考地面喷雾确定剂量和配置方法,往往因为用量或配置不科学影响了作业质量,对环境也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其实,航空植保使用的农药剂型及助剂的要求与地面机械施药有很大的不同。目前,中国还缺乏与航空植保作业中采用的有人直升机、单轴和多轴无人机配套的农药制剂相关技术标准;缺乏应用于无人机航空喷施中农药药液的表面张力、黏度、农药有效成份含量、剂型等的评价标准;缺乏航空施药条件下,对农药药效与作物生理影响的室内、室外检测标准。



缺乏完善的航空喷施作业技术标准


中国采用航空喷施作业的时间较晚,大多采用有人驾驶的固定翼飞机进行航空植保作业。对于旋翼直升机,特别是单轴和多轴微小型农用无人机等机型喷施作业的相关技术参数,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判别标准和对不同作物、不同喷施剂型进行航空喷施时的作业时机、作业环境 (温度、湿度、风速)、飞行高度、飞行速度、航线规划与导航控制等参数的优化选择,以及满足喷施作业要求所需要的沉积量、雾滴粒径、雾滴沉积分布密度、农药浓度等作业指标。


缺乏高效轻量化的航空喷施装备关键部件


有效任务载荷量及续航时间是农业航空作业飞机非常重要的两项指标,直接关系到航空作业的效率,因此,在航空喷施装备方面必须满足轻量化、低量喷施、均匀喷施的要求。如果农业配套的喷施设备性能不够好,喷出的雾滴谱宽,对靶性差,进而无法彰显农业航空植保技术的优势。


 


3、农业航空专业队伍人才匮乏


农业航空专业队伍人才匮乏首先是由其“先天不足”引起的,就以载人农业航空直升机来说,飞机执飞、机务等专业人员中, 一部分通常来自其他航空领域,这部分人才的使用成本通常较高;另一部分来自国家招飞替补人员受训后获得,与航空运输产业相比,人员素质相对略低。


农业航空公司限于经济效益和行业人才培养机制等原因,人才的后续培养比较滞后。国内屈指可数的高校飞行专业和培训机构,相对于全国农业航空规模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先天的不足”加上“后天的营养不良”,农业航空专业队伍人才成为航空业内人才资源最为贫瘠的地带。


4、农业航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由于农业航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凸显,中国与农业航空产业相配套的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包括租赁、中介、培训、机修以及推广、融资、保险等专业公司尚未形成规模,单个企业对上述服务的成本支出的承受力不够,因此也缺少大面积推广的力度。此外,中国尚缺乏足够适合于农业航空产业大发展的保障基地,也限制了农业航空事业的发展。



5、对农业航空认识不足,与农业航空相适应的农田作业环境基础建设被忽略,在制度上缺少对农业航空的公益性安排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认为农业航空作业技术性强、价格高,农业生产中用不起飞机,对农业航空作业的整体高效益和低成本认识不足,造成农业航空的市场需求滞后,许多人仍处于旁观状态。


此外,分散经营的生产模式,造成地块小而分散,与农业航空规模化作业的模式不相符合。而且,各地在进行农田规划时,缺少大规模的集约化经营安排,防风林、电力电信布线等未将农业航空作业纳入考虑,对农用飞机的作业安全也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今天,我们跟大家剖析了制约中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下一期栏目,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与挑战,尝试提出一些有助推进中国农业航空产业发展的战略和对策建议,与大家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