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与市场化窘境
葡萄酒与市场化窘境
植保资讯
2018-08-29 19:52
10040
官方新闻
植保资讯
2018-08-29 19:52
葡萄酒与市场化窘境


上周,我们从精品咖啡讲到认知消费。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关于葡萄酒的话题。如果你不方便看文字,可以点击下面的音频收听。



葡萄酒最早起源于地中海一代的埃及和古希腊。后来经由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人的改良,在世界各地开始流行。葡萄酒种类很多,除了我们常说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之外,其实香槟酒、波特酒(Port)、冰酒等甜点酒,甚至白兰地(包括干邑)也是一种特殊的葡萄酒。今天我们先来讲讲红葡萄酒,也就是我们最常喝的红酒。


最早有关于葡萄酒制作的壁画


红酒有所谓的旧世界和新世界之分。旧世界,是指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当然,葡萄牙和德国也出产很有特色的葡萄酒、波特酒和雷司令,但那些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红酒。和旧世界对应的就是那些在地理大发现后欧洲人移居的地区,对于红酒而言,特指美国加州、南美洲的智利和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南非。这些地区通常有最适合葡萄生长的“地中海气候”。


红酒的品质,和产地、葡萄品种、年份、酒庄管理以及酿造工艺有着密切关系。过去,欧洲人一直认为他们的红酒是最好的,法国人又认为他们的酒在欧洲首屈一指,而在法国,波尔多地区的红酒名气最大,知名的酒庄最多,酿造工艺也最悠久。因此,在中国的名气也就越大。


旧世界的骄傲


在第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中国互联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张图片:“开一瓶82年的拉菲,压压惊”。拉菲酒就产自法国波尔多地区。拉菲红酒虽然名气大,但是并非它在所有的年份都是最好的,很多人追捧它只是奔着名字去的。


每一个红酒产区,都有其葡萄品质比较高的“大年,和品质稍差一些的小年。波尔多地区在最近的30年中,十个最好的年份依次是2009、2005、2010、2000、1996、1990、1982、1989、2003和2015。


红酒陈化需要时间,如果你今天想喝波尔多红酒,200020032005年的应该是最好的选择。 82年的拉菲固然不错,但绝不是最好的年份,更何况一瓶红酒的口感在15年后开始走下坡路。摆到今天,顶多是为了收藏,而不是为了喝的了。


即便都是大年,同一区域不同酒庄的差别也会特别大。同一酒庄,酿酒师不同,或者使用的橡木桶不同,品质也有可能不同。波尔多地区有7500个酒庄(法语称作Château),大小不一,品质不同,但是规模都不大,并没有像中国张裕、长城那样的大型酒业公司。以最著名的拉菲酒庄为例,一年不过出产两万多箱葡萄酒。关于如何挑选法国红酒,我找个机会再给大家分享。


0eae67f77812480888eb4e7668f19586.jpeg

波尔多的葡萄园


新世界的翘楚


由于法国葡萄酒产量低,每年出产的品质也不稳定,于是英国人开始在美国加州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加州出产的红酒风味浓郁,酒体醇厚,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什么名气,甚至被法国人称作“廉价可乐”。直到1976年,一位名叫史蒂文·斯普利尔的英国葡萄酒商人组织了一次盲测品酒会。他将加州出产的赤霞珠红酒和霞多丽白葡萄酒,与法国波尔多红酒和勃艮第的白葡萄酒进行了对比,结果加州出产的葡萄酒,得分超过了法国绝大多数顶级葡萄酒。这次活动掀起了葡萄酒界的轩然大波。斯普利尔的故事也被好莱坞拍成了电影《酒业风云》(《Bottle Shock》,2008)。


加州的红酒以纳帕(Napa)产区的最好。而在纳帕谷,又以奥克维尔(Oakville)和卢瑟福(Rutherford)

等小镇的最好,那里有很多著名的酒庄,比如罗伯特·蒙大维(Robert Mondavi)和柏里欧(Beaulieu Vineyard)等。去年,我在加州旅行的时候途径纳帕谷,在那里听说了罗伯特·蒙大维酒庄的故事,颇有感触。


罗伯特蒙大维酒庄与它的创始人同名。罗伯特的父亲是一位酒庄主,他从小和父亲学习酿酒。父亲去世后,罗伯特和哥哥因为经营理念不合而闹翻,开始经营自己的酒庄。因为酿造工艺精良,罗伯特蒙大维酒庄一直被看成是新世界优质葡萄酒的代表,它也是纳帕产区风景最优美的酒庄,我每次去,都会在那里坐一下午,品酒的同时欣赏葡萄园的景色。罗伯特蒙大维酒庄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就非常出名,罗伯特甚至还被肯尼迪总统请去白宫去做客。


1979年,罗伯特·蒙大维决定与木桐酒庄主人—菲利普··罗斯柴尔德男爵合作,用新大陆的葡萄和法国顶级工艺,酿造一款最好的葡萄酒罗伯特将他酒庄里最好的一块地拿出来提供葡萄,由木桐酒庄方面派最好的酿酒师主持酿造,取名“作品一号”(Opus One)。这款酒一出,便创下了很多拍卖纪录,获得无数好评。遗憾的是,菲利普男爵在我出生那一年就去世了,“作品一号”遂成绝响。


菲利普男爵  罗伯特蒙大维夫妇和“作品一号”


市场化的窘境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的各种互联网公司纷纷上市,罗伯特蒙大维酒庄也加入了上市的行列。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酒庄的营收必须做到每年不断增长。但是因为一个地区的葡萄种植对气候极其敏感,每年的葡萄酒质量(决定价格)和产量都是无法得到保证。因此酒庄的收入时高时低,这样显然不能满足上市公司的要求。于是罗伯特蒙大维酒庄为了保证收入,开始大量收购其他产地的葡萄,酿造廉价的葡萄酒来冲销售业绩。最便宜的时候,甚至卖到2美元一瓶。很快,罗伯特蒙大维酒庄几十年来树立的品牌声誉被严重损害。为了让酒庄还能继续经营下去,罗伯特·蒙大维等人不得不再次将酒庄私有化,以便能够不受投资人的影响,专心种葡萄酿酒。


同样是在纳帕谷,成立于1842年的炉边酒庄(Inglenook),曾经是当地最大的酒庄之一,后来也因为追求产量毁掉了品牌。直到1975年,《教父》的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和他的妻子买下之后,又花了几十年时间悉心打理,它才再次回到顶级酒庄的行列。


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事物,一旦被钱绑架了,就很难再去专心做好。一个世人景仰的品牌,因为公司上市,而被毁掉的例子也数不胜数。


罗伯特蒙大维酒庄的葡萄园


曾几何时,被称为高端红酒“黄金市场”的中国,曾让外国葡萄酒商赚得盆满钵满。于是,国内大型酒业公司也都纷纷建造葡萄酒庄,扩大生产,并上市圈钱。2014年,国产葡萄酒总量达到11亿升,位居全球第九位。而随着“反腐倡廉”和经济放缓,国内葡萄酒消费开始回归理性,高档红酒销量减少。2010年,由于限制放宽,进口中低档葡萄酒数量开始猛增。没有名庄加持的国产葡萄酒价格则进一步降低,许多“贴标品牌”甚至只能在超市贱卖。


不过总的来说,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较晚,国内人均葡萄酒消费不到世界人均的1/3,发展空间很大。再加上大众对于红酒的认知和精品咖啡一样,还停留在初始阶段,国产红酒依旧会有不错的增长。


但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这几年我在国内酒庄考察的经历来看。国内酒庄在葡萄种植和酿造工艺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尤其是因为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岸,没有地中海气候的区域,适合酿造优质葡萄酒的葡萄产地极少。像新疆、宁夏等地的酒庄,因为冬天太冷长不出叶子,夏天又雨热同期,种出来的葡萄品相倒是不错,但只能食用,并不适合酿酒。


波尔多 梅多克地区的酒庄


今年春节,我在银川的一个朋友家喝酒。他开了一支某国内某知名品牌的旗下红酒,层次分明,口感也还算不错,上面写的葡萄年份是1996。回家后我上网去查那家酒庄,却找不到它在2014年以前的任何信息。后来有另一位朋友告诉我,这个酒庄是在中国注册的,他们从意大利购买比较便宜的葡萄汁,在运输船上进行酿造,最后再将大桶的葡萄酒运到中国窖藏和罐装。上次喝的1996,是直接从意大利购买的原瓶酒,贴了他们的酒标,因为法律问题,还没有对外销售。对此我只能说:城市套路深。


做一个产品,0-50分可以靠经验,50-90分需要靠技术,而要做到100分,则需要有一颗敬畏之心。


记得在《酒业风云》这部电影里有这么一段话:“Wine is sunlight, held together by water. The cultivation of the vine was an art form. The refinement of the vine is a religion that requires pain, desire and sacrifice. ”


我把它翻译成中文送给大家:葡萄酒,是汇聚于水中的阳光。培育葡萄是门艺术,改良葡萄需要信仰,里面充盈着苦难、愿力和为之牺牲一切的精神。


希望能对大家从事农业有所启发。